出自:模壓門板 發表時間:2023年9月9日
我國現有纖維板生產企業600多家,固定資產約40多億元,年生產能力很過150萬m3,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。但是,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,這類生產企業逐漸暴露出設備陳舊,品種單一、檔次不高、用途不廣等缺陷。特別是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,這類企業如不解決污水問題必將面臨關、停的危險,但專用的污水處理設備投資又太大,中小企業根本購買不起。在這種情況下,技術改造已成為許多企業的必然選擇?,F將濕法纖維板生產線改產模壓門板生產的關鍵技術介紹如下,以供參考。
1 技改后工藝流程
2 技改要點
2.1增加專用設備
長網成形后,增加一臺預壓機。由于改產模壓門板是將板坯放在模具中熱壓成形,模坯被封閉在模具型腔內,熱壓時產生的水分和蒸汽不易排出,故要求模坯內的水分要盡可能的少,否則成品很易產生鼓泡、分層、粘板等缺陷,導致廢品率過高。增加此臺預壓機后。通過采用特殊的工藝措施,在常溫下,當預壓壓力達5Mpa時,可以使模坯的含水率從75%以上降低到40%左右,同時模坯的厚度減少一半。模壓時要采用專用模具。此模具的一面能夠壓出浮雕造型,另一面則為有排汽孔的平面。采用此模具。既能壓出美觀的產品,又縮短了模壓時間。
2.2調整原生產工藝
2.2.1采用呼吸式熱壓法
熱壓時采用圖1的工藝曲線。壓力升到較大值時,保持一段時間,使模坯內的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,然后將壓降到0,緩緩打開熱壓板帶動模具開啟,迫使模坯內的水分急劇汽化,大量排出;繼而壓力升回到較大值,保持一段時間后,使模坯內剩余的水分全部變成蒸汽,從模具內的排汽孔排出,然后分段卸壓,完成一個熱壓周期。這個熱壓工藝的關鍵在于干燥段轉向塑化段的含水率應控制在8%一10%。含水分太少,影響纖維間的結合力;含水分高,板面易出現水漬、鼓泡等缺陷。
2.2.2采用封閉式廢水循環系統
此系統使貯漿池和預壓工序之間的水重復循環使用,可解決廢水污染問題。但是,這樣勢必造成板坯中可溶物比常規方法含量高、熱壓時粘板的可能性增大、成品表面顏色較重等問題。因此應采用如下措施:長網成形后,向模坯表面噴射少量清水,既沖淡了板坯表面的可溶物濃度,又補充了熱壓后失去的水分。在必要時使用脫模劑,方法是將脫模劑噴灑在模坯上,或采用具有抗粘性能的聚四氟乙烯處理熱壓板。
2.2.3采用特殊的制膠系統
為了使生產的模壓門板具有較高的強度,特采用專用的復合固化劑,改變施膠程序,控制漿料的PH值,使樹脂有較高的留著率;通過各種漿料搭配使用,改善漿料質量。
3效益分析
3.1技改投資
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,只須投資100萬元購預壓機一臺,投資15萬元將原熱壓機改造成模壓機,就可改產模壓門板。
3.2成本核算
詳細情況見表1.
3.3效益分析
如果投資115萬元將一座年產量為5000m3纖維板廠改造生產模壓門板,模壓門板按市場價2500元/m3計算,年產值可達1250萬元,利潤近500萬元,經濟效益非常明顯。
4 結論
4.1 用纖維模壓門板作面板的夾板門,造型美觀,不易變形,尺寸穩定性好,并可制成具有阻燃和抗高溫性能的門,符合現代社會人們的需求,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。
4.2在充分利用原生產設備的情況下,投入少量資金,增加專用設備和調整生產工藝,改產纖維模壓門板,是中小纖維板生產企業走出困境的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案。
4.3在生產過程中,由于前半段采用了封閉式廢水循環系統,后半段模壓過程又無廢水排出,從而基本上解決了水污染問題。